元辰殿

供奉 斗燈

斗姥元君 北斗星君  南斗星君
 

元辰寶殿

  北斗星君與南斗星君並稱,在道教中為重要的星辰信仰,職掌北斗七星,分別是貪狼星(天樞星)、破軍星 (瑤光星)、巨門星(天璇星)、祿存星(天機星)、文曲星(天權星)、武曲星(開陽星)、廉貞星(玉衡星)。傳說北斗星君與南斗星君在每年除夕下凡,考察人間善惡。有關北斗與南斗的職司,有名的故事是根據干寶《搜神記》的記載:
管輅至平原,見顏超貌主夭亡。顏父乃求輅延命。輅曰:「子歸,覓清酒鹿脯一斤,卯日,刈麥地南大桑樹下,有二人圍位次,但酌酒置脯,飲盡更斟,以盡為度。若問汝,汝但拜之,勿言。必合有人救汝。」顏依言而往,果見二人圍碁,頻置脯,斟酒於前。其人貪戲,但飲酒食脯,不顧。數巡,北邊坐者忽見顏在,叱曰:「何故在此?」顏惟拜之。南面坐者語曰:「適來飲他酒脯,寧無情乎?」北坐者曰:「文書已定。」南坐者曰:「借文書看之。」見超壽止可十九歲,乃取筆挑上,語曰:「救汝至九十年活。」顏拜而回。管語顏曰:「大助子,且喜得增壽。北邊坐人是北斗,南邊坐人是南斗。南斗註生,北斗註死。凡人受胎,皆從南斗過北斗;所有祈求皆向北斗。」
  其中關鍵的一句「南斗註生,北斗註死」,成為後世流傳的說法;另一句凡人受胎「皆從南斗過北斗」,其道理則見於《度人經》,在道教創教期既有祭祀北斗的信仰,當時郭璞曾在中夜當空祭祀,而後世週知的則來自《三國演義》,孔明自知壽命將終,乃設祭祈禳北斗,以求延命,卻為魏延莽撞而未成。其實道教整備古來的星辰信仰,形成消災解厄、延壽祈福的禮斗儀式,在中古時期既有南北斗星君,並配以星君夫人而流傳後世。道教既在道壇舉行斗醮,也在宮廟進行禮斗法會,而習誦的《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》,大約編成於晚唐五代的玄靈派,由於時代較近,宋代書目認為鄙淺而不收於書目,而明藏則收錄;另外還有《南斗經》,又搭配出現東、西及中斗等,成為五斗經,主要的仍是南、北斗經。在宋代又與密教的摩利支天信仰交流,出現斗姆以化生星斗。民眾參與斗醮或禮斗科儀,儀式開始即
點燃七箋燈,連日常明而不使熄滅,以祈求一人、一家本命的「元辰光彩」。
臺灣正一派常在年頭舉行禮斗,在建醮大典中也安排祝燈延壽,壇上必有斗燈,備具五行:剪刀、尺、秤及圓鏡,點燃燈油、紅燭後映現於鏡中;米斗中央必有斗籤,上寫北斗與南斗星君的諱號,為信眾祈求消災解厄、延壽祈祥。若在九月九日的九皇誕日,則是七星加上輔、弼二隱星成為九皇,此日齋戒祈福即為九皇齋,在馬來西亞形成華人共同的節日,而在臺灣則在宮廟中鄭重的舉行。

  南斗星君主司壽命,亦稱「南極仙翁」、「南極老人星」。北斗星君在北天,排成斗杓七星,而南天則有六星,其形似斗:即天府司命、天相司祿、天梁延壽、天同益算、天樞度厄、天機上生,合為六星。道教認為南斗星君職掌人的爵祿壽命,故常與北斗在一起,在斗醮、禮斗中配合誦念《南斗經》,成為民眾熟知的星辰信仰。本宮由道法二門的法師定期服務,基於「南斗註生、北斗註死」的信念,為信眾祈求祝生延壽,為一家祈求福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