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殿

供奉 觀音佛祖


關聖帝君  天上聖母  關平  周倉  千里眼  順風耳 十八羅漢
 

觀音佛祖

  民間通稱「觀音媽」, 為印度傳入的佛教大菩薩, 梵文「Avalokitesvara」,意為由高處向下觀的君王、探視下界之神,初入漢地有多種譯名,如竺法護譯為「光世音」、鳩摩羅什譯為「觀世音菩薩」、玄奘法師則譯為「觀自在菩薩」。民間誦念《妙法蓮華經》的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〉:「若有無量百千億眾生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。」原為印度古婆羅門敎的小善神,佛教吸收後成為慈悲的菩薩,顯密俱有,在極樂世界的西方三聖中最受崇奉,初期現為男相,《華嚴經》稱為「威猛丈夫觀自在」,《悲華經》稱其「善男子」。縁於道教有救苦真人,到晚唐明確出現救苦天尊,佛教受到衝擊後,到宋代轉變為女相,此一大慈大悲的女神因應世俗所需,根據佛經而有三十三種化身,在藝術與師匠之手變化多樣,且被附會為妙莊王的三女妙音。在明代為有名的四大道場之一的普陀山,成為信徒朝山進香的佛教聖地。由於大慈大悲之相倍受婦女崇信,護佑婦女、兒童,認為是聞聲救苦的女神,甚至影響民間教派,而宋朝時期將其收編於道教,稱為觀音大士、慈航真人;而其脇侍為善財童子與龍女,通俗小說如《西遊記》則衍生觀音菩薩的收伏情節;《南海觀音全傳》則有拜妙善公主為師的故事,其實善才因聽文殊菩薩說法而五十三參,觀音、彌勒佛只是參訪,最後仍回到文殊菩薩身邊。而良女亦稱龍女,《法華經》說龍女八歲偶聽文殊菩薩說法而發菩提心,因獻龍珠於釋迦摩尼,而常見雙手捧珠之狀;民間則視為觀音的脇侍, 有如金童玉女。民間信仰也盛行不衰,在臺灣常列於十大信仰中,主祀之外, 也常作為配祀,本宮也不例外,頗受婦女信眾的喜歡。

關聖帝君

關聖帝君

  民間通稱「關公」、「恩主公」,或「文衡聖帝、伏魔大帝、協天大帝」, 關羽字雲長,山西解州人,生於東漢延熹三年(160),幼有膽識、好讀《春秋》,而勇武有力,因殺地方惡霸而離家,在涿鹿得遇劉備、張飛因而結義,共興漢室。歷經爭戰而有大義之名,建安二十四年(219)中呂蒙之計, 而從容赴義。蜀漢後主賜諡「壯繆侯」,加封義勇王。道教收編於三十六元帥,稱為「關元帥」;佛教則稱「伽藍」,常與韋陀並稱,作為護法神。但韋陀收編印度婆羅門教的濕婆之子,伽藍則是漢地才收編為護法神。從三國名將到關聖帝君與關平、周倉,主要受到《三國演義》的小說之教,早期只有謚號,後來佛、道二教收編於神譜,佛教說是天臺宗智者大師,關羽敗走麥城被斬首,死後遊魂到玉泉山,普慶大師乃為其說法,點醒其殺業太重, 亟需皈依受戒始能解脫,成為佛教的護法神。道教則有山西解縣鹽井的蚩尤之患,關公與之大戰而有功,宋徽宗授以崇寧之號,並在宋代進入元帥群。而根據儒家朝封制下的祀典,則因其生前的功烈有功於民, 死後又職司護民,將其列入祀典神之列。其累封達五十餘字之多,位尊帝君,明神宗敕封「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」,有清一代開疆闢土而亟需護國神將,因《三國演義》早在東北既有滿文本, 在歷代名將中乃脫穎而出,順治九年(1653)敕封「忠義神武關聖大帝」,康熙加封「協天伏魔大帝」, 雍正八年(1730)追封「武聖」, 其建廟符合其形制。民間則各有奉祀因縁,主要都重在節義,商業界奉為行業神,軍警則尊其忠義精神之類,故在臺灣既有主祀,更多則是配祀。本宮既與鄭部有關,而趙元帥亦為武將兼財神,故也尊崇關聖帝君。
  關平為關羽之子,並非《三國演義》所說的義子,關羽率軍攻打樊城,孫權借此機會討荊州,《三國志》〈蜀書•關羽傳〉記載:「權遣將逆擊羽,斬羽及子平於臨沮。」即先敗於吳軍後同遭生擒被斬。《三國演義》則敘寫關羽千里尋兄, 在關定莊院重逢,定欲其子平隨同關羽,並結為義父子。一生隨同, 武勇過人,屢立戰功。故關羽成神後陪侍在側,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(1614)被封為竭忠王;另一位周倉則正史未見,也是歷史演義中的人物,說是東漢平陸人,為身材高大、黑面虯髯的關西好漢,曾為黃巾部將,後來嘯聚臥牛山為王,在關羽尋兄路過時自願歸順。跟隨之後為其持刀牽馬,忠貞不二,被派守麥城,後來聞關羽父子被斬即拔劍自刎,故與關平陪侍在側。

天上聖母

天上聖母

  民間尊稱為「天后娘娘」,而通稱「媽祖(婆)」,因分香所自而有湄州媽、溫陵媽等,又其真容而有黑面、金面媽之別,大陸改革開放後則習作粉紅之容。其成神事蹟在福建興化莆田湄州嶼,係都巡檢林願之女;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, 歿於宋太宗雍熙四年(960-987), 28 歲。相傳生既靈異,彌月而不聞哭聲,故名默,俗稱默娘。幼既有「神異女」之稱,其靈蹟即顯靈渡海而救助海難,故佛、道二教均予收編,佛教稱其為觀音滴血而化, 道教則宣稱得異人傳授道法;而朝廷禮都則根據儒家的祭法,主因是宋徽宗宣和四年(1122)給事中路允迪奉命出使高句麗或琉球,在海上遇到風浪,媽祖顯靈庇佑,事後頒賜聖墩祖廟「順濟」廟額,此為列入祀典之始。此後海上航運,無論運糧北京、使節往返、海上貿易及漁民捕撈等,均仰賴其護佑,而誥封二十餘次。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(1156)初封靈惠夫人,光宗紹熙(1190)進為「妃」;元世祖封為「天妃」,清康熙晉封「天后」, 歷代累封超過六十字,可謂神聖已極。兩側有千里眼、順風耳,本為當地為害的精怪,被收伏後隨侍在側,其名稱即象示輔佐海上救難之需。臺灣先民渡海來臺,亦需經歷海上之險而奉祀船頭媽,落地開發後建廟崇祀,並由老廟分香各地、甚至海外,成為各地方的守護神, 總數約達千座,僅次於眾姓王爺廟。每年聖誕「三月瘋媽祖」,尤其大進香/ 會香的活動,如大甲到新港奉天宮會香,白沙屯到北港朝天宮進香,彰化南瑤宮也恢復到北港朝天宮,俱屬年例的全臺盛事。本宮則作為配祀,方便信眾參拜。

十八羅漢

十八羅漢

  十八羅漢從十六羅漢衍生而來,原本均為釋迦摩尼佛的得道弟子,為梵語「阿羅漢」的省稱,意指殺賊、不生、應供,原是小乘佛教的果位,在聲聞四界為極果的四果阿羅漢,其修為備具四智、八解脫及三明六通的法力。這些佛家語各自表示其修為,如殺賊即除去煩惱賊,不生為不受生死果報,應供即受人天供養;至於三明指宿命明、天眼明及漏盡明,六通為六種神通(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身如意通及漏盡通,故羅漢具有神通乃人所不能,故需引領俗眾,根據獅子國慶友尊者《法住記》記載:佛陀臨湼盤時,囑咐十六羅漢到世間弘法、利益眾生。隨著佛教進入中土後,至唐代增加梁武帝、志公禪師,衍為十八羅漢,佛法形象化的羅漢,象示高僧、祖師等,其造型光頭而無髮無冠、僧衣則無裝飾,卻神通具足而能變化、祈求。歷代寺院將其塑於佛殿兩側佛龕,或者形為歌詠、表現繪畫題材,其名蹟甚多。傳入臺灣後,常旁祀於觀音佛祖,由於造型生動民眾既會敬禮,亦覺其變化有趣,成為佛菩薩的印象之一。